LED芯片“寡頭” 形成 行業專家齊論道
人氣:發表時間:2017-09-05
中國電子報訊,隨著近年來全球LED照明市場增長迅速,LED照明滲透率從2012年的11%大幅提升至目前的30%以上。而相反飛利浦、三星、歐司朗等國際重點企業陸續決定出售或分拆LED照明業務。表面看來,這些國際企業放棄LED照明是因為其利潤較低。但究其根本,還是迫于我國LED照明全產業鏈企業的迅速崛起而帶來的巨大競爭壓力。這其中,產業集中度的顯著提升是實現我國LED產業整體競爭力上臺階的決定性因素之一。
企業數量眾多,規模小,水平參差不齊,龍頭企業匱乏,曾經一直是我國LED產業發展的痛點,如今,這一形勢正逐步得到改觀。作為最便捷、見效最快的崛起方式之一,兼并收購日益受到LED企業的青睞。與前幾年相比,目前產業鏈中下游的封裝和照明應用企業間的整合并購更加頻繁,整合方向也由強者并購弱者轉為強者并購強者;而企業并購的目的除了延伸產業鏈實現多元化發展外,更多的是從渠道、品牌以及產能考慮,以壯大實力,擴大規模。據統計,2015年年初至今,LED領域整合并購案已經超過30個,用于并購的資金規模已超過百億元。
從產業鏈中游的封裝環節來看,行業已經正式進入競爭淘汰期,2014年已有上百個封裝企業被淘汰,大者恒大的趨勢更加突出。隨著上市企業和規模企業擴產產能的釋放,傳統封裝器件將進入微利時代。而小企業大規模生產和技術能力有限,很難與大企業形成競爭,不增收不增利的困境在小企業身上進一步加深。我國LED封裝規模超10億元企業數量將不斷增加。
從下游的照明應用環節來看,隨著照明產品的性能提升和成本進一步下降,產品的同質化使得企業之間的競爭加劇。為了打造品牌知名度和搶占銷售渠道,照明企業迎來了整合的關鍵時期,整合并購更加頻繁,優勢資源進一步向行業龍頭集中。我國LED照明企業已經做好了從國際企業手中承接接力棒的準備。
和產業鏈中下游如火如荼的并購景象不同,上游外延芯片寡頭競爭局面正在悄然形成。目前,上游企業的數量已經從2009年的60多家驟降到20家以下,實際正常運轉的企業只有15家左右,前五大芯片企業市場份額已經提升至67%以上。